• 1
  • 2

壮医壮药

壮药的发展与土司制度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

日期:2011-10-21 15:10

壮药历史悠久,源远流长,壮族人们在很久以前就知道利用壮药强身健体,保障身体健康,壮医药的发展与人们当时的社会制度、人们的生活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。

壮医药的发展还与土司制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。广西地区的土司制度起源于秦汉的土官土吏,全盛于明代,没落于清代,消亡于民国时期,延续了一千多年之久。在土司制度下,官方设有医药机构,官方和民间均有一定数量的专职医药人员。据地方志记载,明代嘉靖十年,广西壮族聚居的40多个州府县的土司均设有医学署,而且这些医学署的医宫“本为土人”,即由当地少数民族担任,这对于壮医药的发展,显然是一个促进因素。事实上,在土司家属中,亦有直接从事医药工作的人,这说明在土司制度下,壮医药是有一定社会地位的。此外,土司对民族医药还采取过一些褒奖措施,对于民族医药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。但是,土司制度下狭隘、保守、封闭的思想意识,对壮医药的发展也是一种不可忽视的消极因素。

许多药物同时成为著名的中药。在《神农本草经》收载的365种药材中,就收录有壮族地区盛产的菌桂、牡桂、苡仁、丹砂、钟乳石等。唐代《新修本草》也收载了不少壮药,如蚺蛇胆、滑石、钓樟根皮、茯苓、桂、瓜芦木、黑石脂、钩吻、苏方木、狼跋子等。其后的《本草拾遗》,更是收载了著名的壮医解毒药陈家白药和甘家白药,这两种壮药在当时就已作为贡品,供奉朝廷。

资料表明,壮医药于先秦时期已草创萌芽,经过历代的不断实践和总结,大约在唐、宋时期已基本形成本民族的医药体系。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,壮医药作为当地人民主要的防病治病手段,为壮民族的生存繁衍和健康作出了重要的贡献。壮族医药以其源远流长的历史,逐渐被人们所认同,壮药将以更快的速度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。

 

在线留言Online
患者姓名:
电话号码:
预约病种:
病情简述:

返回首页

一键通话

免费咨询